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在线播放-国产免费爽爽视频免费可以看-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夜夜夜夜夜-男大鸡吧操女穴骚逼啊啊啊视频

葛紅林:鋼鐵與有色耦合研發大有可為——摘自在第十五屆中國鋼鐵年會上的報告
2025-11-05 78 行業動態

鋼鐵與有色耦合研發大有可為

——摘自在第十五屆中國鋼鐵年會上的報告

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

黨委書記、會長 葛紅林

鋼鐵和有色金屬同屬于冶金大學科和大專業,在20世紀80年代,一同隸屬于冶金工業部領導。2001年之前,我在鋼鐵行業工作,2014年,我轉到有色行業工作。在兩個行業的工作經歷,特別是近年來看到鋼鐵和有色耦合發展的眾多成功案例,讓我充分感受到,二者的科技交流還需要進一步加強,科研課題還需要進一步雙向開放,科技攻關還需要進一步協同,行業壁壘還需被進一步打破,由此,將實現融合研發的紅利最大化,涌現出更多的鋼鐵與有色耦合發展的現代冶金企業。

高度重視鋼鐵和有色

制造流程的鑲嵌相融研發

過去,兩個行業側重的是各自制造流程的優化和變革,也研發出不少顛覆性的工藝技術。其實,二者若能基于對各自工藝特點和核心挑戰的深刻理解,在基本原理、工程經驗、智能化方法、綠色化路徑、新材料開發等層面進行融合研發,加強二者制造流程的鑲嵌相融,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超常規效果,值得去研究。

在國外,蒂森克虜伯等國際巨頭通過“鋼鐵—鈦合金—鋁合金”的一體化生產技術,實現了30%的產品溢價;日本新日鐵與神戶制鋼聯合開發的鋼鋁復合板技術,壟斷了全球汽車輕量化高端市場。

在國內,河北某鋼鐵企業創新全球第一條“鋼鐵+氧化鋁”鑲嵌流程:利用余熱蒸汽替代氧化鋁溶出所需的60%能耗,利用高爐煤氣替代氧化鋁焙燒所需的30%燃料,利用赤泥磁選氧化鐵粉回收50%以上的鐵資源,與傳統的單純氧化鋁生產流程相比,經濟效益和能耗降低均十分顯著。甘肅某鋼鐵集團創新全球第一條“鋼鐵+電解鋁+能源”相融流程:10年前是利用獨立電網和自備電廠優勢發展電解鋁項目,近年來則創新能源中心,集中管理該企業的火力發電、新能源發電、燃氣發電、余熱余壓發電,解決了電廠剩余電量消納、“棄風棄電”難題,同時又充分利用鋼廠余熱,焙燒生產氧化鋁,直接供應電解鋁生產,經濟效益十分顯著。

鋼鐵和有色制造流程的鑲嵌相融,將打破單一鋼鐵或有色企業的格局,打造出更經濟、更連續、更緊湊、更低碳、更循環利用的現代冶金流程。

高度重視鋼鐵與有色

物料的循環利用研究

過去,兩個行業側重的是各自制造過程中物料的循環利用,包括付出很大的代價開展廢棄物減量和綜合利用。其實,二者若能基于深刻理解各自物料的特點,實現互相利用,將產生意想不到的“變廢為寶”效果。當前,已有不少需要進一步開拓的方向。

一是赤泥提鐵在鋼鐵企業的應用研究。2024年,我國赤泥產生11500萬噸,綜合利用量僅為1380萬噸,每年堆積的含鐵量至少有4000萬噸,如果歷年沉淀的16億噸赤泥能得到充分利用,將極大地降低我國鐵礦石的對外依存度。

按照問題導向,具體研發的方向是,高鐵赤泥直接還原成海綿鐵,進入煉鋼爐;赤泥預處理后,選出氧化鐵粉,與鐵礦石一起配料;作為煉鋼溶劑(造渣劑/助溶劑),提高鋼水純凈度;赤泥與鋼鐵塵泥共還原,有利于金屬回收和回轉窯設備穩定運行;紅土鎳礦生產不銹鋼過程中,加入赤泥,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渣的綜合利用。近年來,我國赤泥綜合利用已經走在世界前列,如果進一步得到鋼鐵界的響應和參與,必將擴大應用面,提高其利用率。

二是鋼鐵粉塵回收鋅粉研究。鋼鐵企業粉塵產量一般占鋼鐵產量的8%~12%,其中,含鋅粉塵約占20%~30%,即約占鋼鐵產量的2.5%。2024年,中國粗鋼產量10.05億噸,計算得鋅粉塵超2500噸。當前,鋼鐵粉塵回收鋅粉還需要融合攻關。其具體的研發方向是,從高爐煉鐵時產生的含鋅瓦斯泥/灰,進行脫鋅處理,獲得再生的氧化鋅;從鍍鋅廢鋼在電弧爐冶煉時產生的煙道灰,獲得再生鋅。

三是鋁渣鋁灰在鋼鐵行業的應用研究。金屬鋁在鋼中用作脫氧劑、晶粒細化劑、氮化物形成劑和合金劑,廣泛用于優質鋼材,尤其是在汽車板領域。通常1噸優質鋼材用鋁在2~5公斤。20世紀80年代開始,鋼鐵工業為了節能降耗控制成本,金屬鋁脫氧劑改用回收鋁。

近年來,鋼鐵行業加大了對鋁冶煉產生的鋁渣鋁灰的應用,2024年,已消化了150萬噸鋁渣鋁灰,占總量的50%,不僅節約電力37.5億千瓦時,變危廢為資源。從鋁行業來講,希望進一步提高應用量和開辟新的應用渠道。

高度關注鋼鐵

與有色材料之間的替代研究

近年來,隨著鋼鐵和有色金屬的材料性能的不斷提高,制造成本的不斷下降,互相替代,交叉替代不斷涌現,成果不斷顯現。其根本動力是性價比,這是不以行業的意志為轉移的。

一是工藝創新的替代。近年來,特斯拉開創了新能源汽車一體化鑄造的工藝,打破了傳統鋼制汽車的生產工藝,隨著我國不少新能源汽車企業跟進,極大加快了我國以鋁代鋼的步伐。最近,我國鎂產業在新能源汽車的鎂合金一體化鑄造取得顯著進展,開辟了以鎂代鋁的新模式。從某種意義上講,傳統汽車將轉向鋼鋁車、鋁車、鋁鎂車。

二是更好性價比的替代。2024年,我國“以鋁代鋼”合計620萬噸,其中,光伏用鋁395萬噸、新能源汽車型材用鋁140萬噸、汽車鋁合金車身薄板55萬噸、建筑用鋁模板型材30萬噸。近年來,由于鋼鐵價格的下降,減緩了以鋁代鋼的進程。從鋁價(以電解鋁為例)、鋼價(以螺紋鋼為例)的對比變化來看,隨著電解鋁價格的不斷上升,加之螺紋鋼價格的下降,2021年為3.9倍,而2024年為5.6倍,已經明顯影響了以鋁代鋼。反映在一些新能源車上,從全鋁車身變化到鋼鋁車身;反映在城市建設上,一些城市放緩了鋁天橋替代鋼結構天橋的步伐,有的甚至取消。此外,鋁價不斷高于鎂價,不少應用企業,加快了以鎂代鋁的步伐。

三是替代和反替代。上世紀,寶鋼將生產的“馬口鐵”,進一步深加工,通過引進國外制罐設備,生產易拉鋼罐,應用于青島啤酒。但好景不長,隨著中國罐料鋁材的科技進步和成本不斷下降,導致寶鋼的生產線,轉向生產鋁罐,放棄鋼罐。

高度關注鋼鐵和有色科技成果的

互動轉化研究

總的來說,過去,鋼鐵工業得益于“鋼鐵元帥”的地位,我國鋼鐵工業率先實現了對先進國家的從跟跑、并跑到領跑,積累不少先進工藝技術,其紅利溢出價值難以估量。近年來,有色金屬行業獲益匪淺。

一是連鑄連軋技術。中鋁瑞閩通過引進寶鋼的CVC板形控制技術,將鋁帶坯連鑄速度從3m/min提升至8m/min,凝固和熱軋兩個過程僅需幾秒鐘,顯著提升了材料的強度和成形性能。

二是保護氣體澆鑄和電磁攪拌技術。江西銅業引入鋼鐵行業的保護氣體澆鑄技術和電磁攪拌技術,開發出了新型銅帶坯連鑄連軋生產線,使銅加工流程從傳統的7道工序縮短為3道,加工成本下降30%,同時,因快速凝固使銅材導電率提升2%~3%IACS,滿足了新能源領域對高導材料的苛刻要求。

三是等溫鍛造技術。等溫鍛造是鋼鐵行業高溫合金制造中成熟應用的技術。武漢金厘鈦與寶鈦集團合作,借助鞍鋼重型鍛壓機,通過增加模具恒溫系統和精準控壓裝置改造,實現TC4、TB6等典型鈦合金的等溫鍛造,鍛件組織均勻性提升40%,飛邊材料損耗減少60%,經濟效益顯著。湖南金天鈦業借鑒寶武高溫合金渦輪盤鍛造經驗,使TA15鈦合金的斷裂韌性KIC值提高25%,疲勞壽命延長3倍。

四是高溫合金模具技術。高溫合金模具技術是鋼鐵行業為滿足航空航天、能源裝備等高端需求而開發的核心競爭力,其耐熱性、強韌性和抗熱疲勞性能遠超常規模具材料。寶武將其開發的鎳基高溫合金模具鋼(如BWNS系列)引入鋁壓鑄領域,通過調整碳化物形態和分布,使模具壽命提升至15萬次以上。上海交通大學聯合寧波壓鑄模企業,采用寶武的高溫合金激光熔覆技術,開發出鋁合金壓鑄模的在線修復工藝,使報廢模具再生率達到70%,每年可節約成本數千萬元。東北輕合金引進鞍鋼的奧氏體耐熱模具鋼(如5Cr21Mn9Ni4N),配合特殊的深冷處理工藝,使模具壽命延長至120噸/模。江蘇興榮美聯將寶鋼開發的TD處理(Thermal Diffusion)應用于銅管擠壓模,形成了8~12μm厚的VC涂層,使模具抗粘銅能力提高3倍,銅管表面粗糙度Ra值從1.6μm降至0.8μm。在此,特別希望鋼鐵行業的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,高度關注鋼鐵和有色科技成果的互動轉化研究

高度關注鋼鐵與有色智能化的

互學共鑒研發

鋼鐵在長流程、大規模連續生產的智能控制(如高爐)方面經驗豐富;有色在離散性更強的流程(如濕法、電解)、復雜成分控制,以及一些特定場景(如礦物智能分選)有獨特優勢。

一是在鋼鐵行業方面。鋼鐵行業在全流程自動化控制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,特別是在高溫連續生產過程優化方面形成了成熟模式,比如“一鍵式”集中控制理念、AI復合建模等;在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領域構建了系統化解決方案,由點檢定修向預防性維修模式轉變;數字孿生工廠,實現在線檢測、預測、優化控制;在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方面已形成規?;瘧梅妒健?/p>

寶武xIn3Plat平臺機器人替代方面,在3D崗位(臟、難、險)成效顯著。湘鋼“盤古大模型+5G傳輸”,讓數據指揮生產,讓人工智能做出有效的決策。利用算法智能生成行車調度計劃、皮帶智能監測方案。該技術2024年獲得國際電信聯盟(ITU)發起的全球首批AI優秀創新案例大獎。寶武湛江鋼鐵“AI+數字孿生+全自動化”,實現全流程產銷協同、全要素制造管控、全過程智慧工序。煉鋼全流程工藝模型實現“一鍵煉鋼”,獲2024年工業和信息化部“數字領航”企業。

二是在有色金屬方面。有色金屬行業在井下開采無人化、電解槽智能管控系統、濕法冶金數字化領域方面,積累了豐富的經驗;借助最新人工智能網絡技術,應用于全流程全場景管理。典型案例有:有色協會和中鋁集團聯合發布的“坤安”大模型。“坤安”大模型包含了百億級有色金屬行業數據和專業知識,具備自然語言處理、圖像處理、預測、科學求解器等多項專業能力。中鋁普朗銅礦5G智能礦山。該銅礦是全國首個高海拔5G智能礦山和首個有色金屬地下礦5G工業應用案例。通過把獲取的海量數據和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技術結合,實現了有軌運輸無人駕駛、鏟運機無人駕駛、井下VoLTE視頻通話、井下安全、尾礦庫安全在線監測系統,大幅提升礦山生產效率和安全性。廣晟有色開發的稀土綠色萃取智能管理系統,可使設備故障率降低50%,耗電量降低30%,酸堿消耗降低5%以上,生產效率提升15%以上,可轉化應用于鋼鐵行業的酸洗、鍍鋅等濕法處理工序??傊撹F與有色智能化的互學共鑒研發,大有可為。

深化雙方合作的工作建議

一是建立常態化交流平臺,推動“大冶金”戰略。定期舉辦“鋼鐵-有色技術融合”專題研討會、展覽會;鼓勵大型鋼鐵集團和有色集團率先推動技術共享和協同創新,形成示范效應;鼓勵企業間互訪互學,培養具備“大冶金”視野的復合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。

二是聚焦共性關鍵技術聯合攻關,打造示范工程。針對國家重大需求(如低碳冶金、智能制造、關鍵戰略金屬保供、固廢資源化),設立國家級或行業級的聯合研發項目;共同研發通用型的冶金裝備、核心零部件、智慧軟件等;訓練跨行業冶金大模型,覆蓋鋼-鋁-銅等多材料工藝優化;建設跨行業示范生產線或示范工廠,總結經驗教訓,形成共享知識庫。

三是促進低碳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共享。在高效節能技術、余熱利用技術、廢水近零排放技術等方面的互相共享型。在鋼鐵氫還原技術、電解鋁“綠電”技術等方面的共同優化型。在脫硫、脫硝、除塵等環保技術,固廢資源化技術等方面的互相啟發型。在城市礦產(廢鋼、廢鋁、廢銅等)的高效回收、分選、保級利用技術等方面的共同開發型。

四是推動標準互認與融合。在安全、環保、智能制造、通用裝備接口等方面,推動跨行業標準的協調、互認或制定統一標準。

來源: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